未来2个月,将再度掀起“返乡潮”?这3类人或将“集中”回村?
05-13
浏览量:726
文:华夏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1425万人,比去年增加1205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比去年减少1157万人。数据显示,2021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2020年提高0.83个百分点。中国的城市化覆盖率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外来务工人员总数为29251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农民进城务工的规模相当大。然而现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农民工返乡”的声音再次出现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个原因是,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用人单位今后不得接收超龄农民工。具体来说,如果60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违反相关规定,将受到严厉惩罚。由于这些人年龄太大,身体机能下降,他们无法与年轻人竞争。同时,这些人从事一些需要体力和耐力的劳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将无法从事此类劳动,因此只能被淘汰。
第二个原因:机器取代人工,岗位减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开始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逐渐取代了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与人工劳动相比,人工智能 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无休息、无睡眠、远程控制等突出优势。鉴于此,许多企业用 代替人工。
2021年 11月27日,联合办公室财经研究所专家、国家税务总局前副局长在“2022年财经年会:预测与战略”中表示,中国在2020年已投入80万台 ,2021前9个月已使用90多万台 。大量 的应用将“大幅度提高运行效率,减少就业”。
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完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农民工的就业缺口将越来越大,返乡人数也将增加。
第三个原因是,由于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疲软,各行各业特别是一些行业因疫情封锁、原材料和销售市场缺乏而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许多企业倒闭。行业正在衰落,农民工的自身利益将大大降低。此前,很多人认为这一趋势将在去年年底结束,但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回到疫情爆发前的盛况,还需要很长时间。
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年里,对农民工来说并不容易。特别是去年疫情再次暴发。由于疫情,许多农民工留在家中,无法外出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因此,它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今年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春节期间,许多地方庆祝春节,大多数农民工没有回家与家人团聚。由于上述原因,最近有很多人陆续回国,特别是以下三类人,他们都有强烈的回家愿望。
在中高风险地区工作的农民
事实上,疫情对公众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心灵方面。就比如说有个别农民工,曾在中高风险地区工作。在防疫期间,他们远离家乡,孤身一人,他们的心一定很孤独。然而,为了响应政策的号召,所以他们也尽可能保持不流动,防止病毒的传播。
首先,随着疫情防控的深入,这些中高危地区的风险也有所降低。对于这些农民工来说,在解封的第一时间,他们最大的愿望可能不是赚钱,而是尽快回家与家人团聚,这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未来两个月内,可能会有一些地区的人集中回家。
无固定收入的农民
通常,没有正式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是很困难的。与其他人相比,由于时代的限制,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大多数人没有相关的经验和专业技能。毕竟,在这个社会里,只要他们有技能,他们就会比没有技能的人活得更好。
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无法与其他人竞争,所以这些在城市流浪的农民群体只能靠打零工养家。然而,由于疫情的爆发,许多人在城市找不到零工。此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已经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农民找不到工作,也没有收入。最后,他们只能选择回家。
远嫁的姑娘
远嫁的女孩之前都是在春节期间与母亲的家人团聚。但由于疫情的影响,他们无法回娘家,而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这些人可能会在假期回家看望父母。
然而,无论什么原因,现在的返乡是一种错位返乡和无奈返乡的结合体。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更是一个适应问题,不断从普通农民工转变为技术工人,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或者提前做好转型准备,无论是在农村发展自己的产业,还是在大城市的培训下获取新技术,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这两年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功能的增加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商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