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梁音:丧偶陷入悲痛,77岁时女儿撮合他与影迷再婚
05-12
浏览量:1027
,中国影视上最著名的演员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红到了70年代,曾主演过《赵一曼》《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著名的影视作品,这些经典作品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
他的表演风格含蓄内敛、朴素自然,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之感。他所塑造的一众人物形象张弛有度,情真意切,感情充沛,让广大观众至今难以忘怀。
而在生活中, 的一生有过两任妻子,他与发妻杜凤霞情意缠绵,婚后养育了两个女儿。
2000年,杜凤霞不幸因脑溢血离世, 陷入悲痛中,但在2003年,在女儿的撮合下,77岁的 却与影迷在北京再婚,这是为什么呢?
01、成名之路1926年, 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原名梁成秋,意思是秋天到了,该有所收成了,后来学了音乐,便改名成了 。
在他小的时候,便对那些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东北大鼓、二人转非常喜欢,常常看得入迷。
但是,在那个战乱和一穷二白的年代,贫苦人家的孩子想学习艺术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生活所迫下,16岁的 就到齐齐哈尔铁路检车段当学徒工,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随着1946年齐齐哈尔解放, 心中对文艺的热爱也重新冒出了芽。劳动之余,他用竹竿、铜管做成横笛、长箫等乐器和工友们一起吹吹唱唱,心中十分快活。
正好这时,上天给 送来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齐齐哈尔铁路局建立铁路剧团,从工人中选演员。
年轻的 身材挺拔,长相帅气又喜爱文艺,不出意外地,他被选中了。
在剧团里,他参加过大合唱和一些小节目的演出,时隔不久,东北文工一团到齐齐哈尔演出歌剧《白毛女》、秧歌剧《兄妹开荒》等。
看着舞台上表演的文艺战士, 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他瞒着年迈的母亲,报名参加了东北文工一团。
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 随着东北文工团转战在战场,为指战员和士兵演出,为大家鼓足士气。
1948年12月, 随东北文工一团集体调入东北 制片厂(长影前身),成了一名 演员,从此开始了自己的 演员生涯。
在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长故事片《桥》中,他扮演了一位工人,这是他在银幕上塑造的第一个形象。
万事开头难,但有了第一次的演戏经验,接下来的 道路便慢慢开始顺畅了。
因为 的脸形瘦长,五官明晰,而个人气质又纯厚质朴,所以在拍戏初期,他扮演了许多工农兵的形象,在银幕上很快就如鱼得水。
陆续在《赵一曼》《平原游击队》《暴风中的雄鹰》中塑造了不同的工农兵形象。
在不断的表演实践中, 不停地打磨着自己的演技,也虚心向他人学习。
他逐渐懂得了:作为一个演员,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演人,而不要演戏。要想演好这个人,就得熟悉这个人,是自己变成这个人。
在不断地演戏中, 在观众心中混了个脸熟,而真正使他成名的,应该是在1959年国庆献礼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所扮演的男二号曹茂林这个角色。
当时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我国各大 厂都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 作品,其中就包括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当时,《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制作组觉得 无论从外貌上还是气质上,都符合曹茂林这个角色的要求。
摄制组因此有人打趣说:“ 演这个角色,不用化妆都像。”
但是 却认为外表和气质,只是一个演员客观存在的东西,要演得像曹茂林,只有把自己从里到外都变成曹茂林。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仔仔细细对剧本进行了研读,对每一场戏人物的心理活动都进行揣测分析,想要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把握其思想感情,掌握其性格特点。
为了更自然地表现人物,他还到山西省汾阳县农村去体验生活,在那里结交了许多青年农民朋友。
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里,他发现这些农村青年真诚热情、纯粹善良、忠诚坦率,对爱情严肃含蓄,对美好生活充满着向往。
这正是自己扮演的曹茂林身上所具备的品质和精神面貌,就这样,他一边理解角色,一边努力使自己接近角色,融入角色。
在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拍摄过程中,因为有了前期的大量思考与准备, 演得十分自然,使得这部 一上映便受到了一众好评。
把人物的喜怒哀乐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刻画的人物至今都栩栩如生地留在了观众的记忆之中。
虽然 在这部 中扮演的是男二,但曹茂林这个角色,却自带亲切感,更像是大家身边司空见惯的农村青年, 也因此走红。
而他塑造的众多银幕形象中,最让观众喜欢的一个,应该是《冰山上的来客》中那个机智又沉稳的杨排长,但在当年, 还险些与这个角色失之交臂。
当时,一时间有两个角色同时找到 ,一个是《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杨排长,另一个是《李双双》中的孙喜旺。
这两个角色,都很吸引人,尤其是孙喜旺这一角色,是 驾轻就熟的农民形象,而且将搭档著名 明星张瑞芳,只要 出演,成功的概率会大很多。
可是经过反复斟酌,他还是选择接下杨排长这个角色,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想突破一下自己的演技,接受这个挑战。
有这样突破自我的勇气, 在《冰山上的来客》中扮演的杨排长同样取得了成功。
在 的场景中, 扮演的杨排长在面对战友壮烈牺牲时的痛苦,面对复杂敌情时的冷静,都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
而当手下的战士阿米尔终于与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相认时,他的那一句:“阿米尔,冲!”更是将杨排长得豪迈直爽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这句台词迅速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
语言要精湛准确,具有张力,这是 语言艺术的法则。
说,现在有的 语言粗糙,不到位,不解渴,归根到底是艺术水平问题,大大地削弱了 艺术能量,这应该给予重视。
1963年, 凭借影片《冰山上的来客》,获得长影小百花奖优秀演员奖。
对艺术工作、对 事业有着一颗赤忱之心,除了对表演肯下功夫钻研外,他也特别能吃苦。
在拍摄《海上神鹰》时, 扮演的“刘连长”要在海水里通过几道铁丝网,然后将铁丝网剪断。
这部戏拍摄时是在冬天, 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冻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但 觉得这是自己作为演员应该做的。
在拍摄“刘连长受伤”这场戏时,道具发生了问题。特制的弹头没有像预想的一般一出枪膛便立刻爆炸,而是真的直接射向 的身体,打在他胳膊上才爆炸的。
结果 的胳膊被打伤了,缝了十多针,但这次误伤也没有磨灭 对 的热情。
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 逐渐形成了含蓄内敛、朴素自然的表演特点,具备了一名优秀 演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巧。
不论人物情感怎样复杂的戏,他都能准确地将人物感情地流露出来,并且一气呵成地表演。
他的演戏节奏性强,能够依据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性格特点,做到张弛有致,疏密相间。
生活中的 ,与他扮演的角色很相近,朴实中含幽默,憨厚中又透露着机灵。
他深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拍戏的闲暇之余,他阅读了许多中外文学作品,希望从中得到熏陶,让自己的表演愈发炉火纯青。
就这样,心中满是 的人,也因为 结缘了两任妻子。
02、长相思1950年,东北 制片厂的著名导演严恭拍摄 《卫国保家》, 被选为男主角,也是在这部 中,他与发妻杜凤霞因戏生情,结为连理。
杜凤霞(左四)杜凤霞1929年出生在辽宁鞍山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岁时考入了东北 制片厂,曾在 《中华女儿》《白毛女》《结婚》《一件提案》中都有出演。
结婚后, 和杜凤霞生育了两个女儿,在刚结婚的前几年,正是 与杜凤霞的事业上升期,夫妻二人常常是聚少离多。
但这并没有让两人的感情有所破坏,反而让两人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更加用心经营着婚姻。
那时, 与妻子拍戏没有片酬,夫妻俩靠微薄的补贴度日,日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夫妻二人用心经营。
在婚后生活中, 与杜凤霞互相体谅,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两人从不在家里发牢骚,也从不向对方发无名火。
在 看来,两口子过日子,就免不了会产生更多矛盾,而幸福的婚姻,无一不是夫妻之间包容和忍让的结果。
和杜凤霞就这样相守相依,不离不弃地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这句话成了 与杜凤霞婚姻的真实写照。
杜凤霞深知丈夫拍戏的艰辛,所以在女儿们上小学后,杜凤霞便逐渐淡出了大屏幕,开始转战幕后做一个配音演员。
这样一来,她便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也可以更好地让 一心一意拍戏。
1997年, 在拍 《鹤童》时突然晕倒在片场,同事们赶紧将他送往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 肺部长了一个良性肿瘤,离肺动脉只有两毫米,必须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丈夫患病的消息对杜凤霞来说仿佛是晴天霹雳,但好在手术顺利,在她无微不至的关照下,大半年后 的身体就恢复了健康。
然而生活并不会按照预定的设想一步一步地走下去,2000年12月,杜凤霞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家里,还没等被送到医院,就去世了。
妻子的离世给了 很大的打击,很长一段时间, 都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无论两个女儿怎么劝慰,他都无法释怀,一直思念着妻子。
而此时的 也无法想到,在此之后,另一位贴心人儿走进了他的世界。
03、长相守上个世纪60年代初,随着《冰山上的来客》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上映,大街小巷到处都有人在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人说山西好风光》, 也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在北京三里屯,一个名叫俞湖的15岁小姑娘,在看完 后深深喜欢上了这两部 中的主角 ,情窦初开的年纪,她向往着长大后嫁一个 这样的男人。
俞湖从小喜爱文艺,曾梦想考北京戏曲学校,将来当一名京剧演员,但在时局动荡的年代,全国高考制度被取消了。
1967年,19岁的俞湖高中毕业后,便接受安排到北京市第六标准件厂幼儿园当了一名幼儿教师。
此时,年轻漂亮的俞湖也慢慢到了适婚的年纪,同事和亲朋好友纷纷给她介绍男朋友,可少女情怀总是春,在她的心中一直无法将 放下。
在一众相亲对象中,她拿 作为标准,所以一连几个都没谈成。
这一晃便错过了许多年,1985年,俞湖37岁,她对婚姻不抱有任何期待,决定终身不嫁,但对偶像的喜欢却成了一种习惯。
当时,俞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与 见一面,于是她突发奇想拨通了长春 制片厂的电话寻找 。
也许是缘分使然,制片厂一般对于这样的电话权当是骚扰,但那天却告诉了俞湖。
1987年,俞湖鼓足勇气拨通了 家的电话,但此时的 外出拍戏了,电话是杜凤霞接的,电话中杜凤霞让俞湖过几天再打。
几天后,俞湖再次打电话到 家,这一次,俞湖终于和偶像通上了电话,开心之情溢于言表,听着 和蔼又低沉的声音,俞湖激动得快要落泪了。
此后,俞湖经常以影迷的身份给 家打电话,在电话中,二人畅聊 ,也在慢慢熟悉中成为了朋友。
而且,在两家你来我往的电话中,俞湖与杜凤霞的感情也变得很好,两个人如同老闺蜜一般在电话里无话不谈。
1988年夏天, 与杜凤霞的女儿梁玲来北京为长影厂采购拍戏用的道具,没有落脚的地方。
俞湖知道后,便让梁玲住在了自己家,并和她一起采购道具,然后从邮局一起打包寄回长影厂。
这件事更加深了俞湖与 一家的感情,同年8月, 来北京拍戏,俞湖终于见到了暗恋多年的偶像。
但好景不长,2000年杜凤霞去世后, 陷入了妻子去世的痛苦之中,从此便没有和俞湖单独联系过,俞湖也不方便打扰 。
2003年,俞湖在电视上看到 频道组织的《冰山上的来客》主演重聚。
活动上,扮演“古兰丹姆”的演员阿依夏木问 :“梁老师,听说你的老伴去世了?” 顿时眼含热泪,脸上写满了悲伤。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俞湖的心,想到此时年迈的 一个人孤单生活,她便萌生了照顾 的想法。
再加上多年对 的崇拜,她决定表明心迹,想通这件事的俞湖便给 的大女儿梁玲打电话,说自己想照顾 的下半生。
梁玲对俞湖的这个决定很是开心,也希望有人可以照顾父亲的余生,所以便表示自己可以牵线搭桥。
但是,当梁玲和父亲提及此事时, 却有所顾虑,并表示不准备再婚。在知晓父亲的态度后,梁玲便在电话里告知了俞湖,希望俞湖能亲自和父亲沟通交流。
在电话中,俞湖表明了自己的心事,并表示从小喜欢 的朴实,而不是图谋其他的名气。
听了这番表白,思虑再三下还是婉拒了,但从此之后,两人仍有电话联系。
2003年8月, 去北京拍电视短剧《教师的故事》,大女儿梁玲也陪同前往。梁玲有心让父亲再婚,让俞湖照顾老父亲的饮食起居,两人也有所依靠。
于是在她的撮合下, 与俞湖在北京再次见面了,也正是这次见面,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于是2003年12月, 与俞湖领证结婚了,婚后, 跟随俞湖来北京生活,俞湖将 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
或许是受到俞湖的感染,与俞湖再婚后, 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心态也比以前更加年轻了,脸上整天挂着笑容。
的两个女儿看到老父亲的晚年被俞湖照顾得很是幸福,心中也满是欣慰。
每一段故事都有一个终点,人亦如此,2015年1月26日, 因心率衰竭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俞湖陪伴在他身边说话,走得十分安详。
与俞湖在一起的12年,无数人见证了他们的幸福,而对两人来说,在一起最好的时光早在一粥一饭浸入了内心,成为了相守。
参考文章:1、中国艺术报:青年演员应该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什么?
2、中国青年报(天天副刊):从影迷到夫人,一生只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