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网址导航系统,最好用的网址导航

《私人生活》影评:冷暖自知的艰辛求子之路

05-09

浏览量:729

编剧兼导演塔玛拉·詹金斯,以她与知名编剧丈夫吉姆·泰勒的艰辛求子之路作为灵感,创作《 》,故事描述 与雷切尔是一对年过四十、住在纽约东村的夫妻,他们近年来为了生小孩,尝试各种方式,包括试管婴儿与领养,但一直不顺利。就在所有希望都破灭时, 哥哥的继女赛迪大学休学来他们家住,让 夫妻有个新的想法。

与雷切尔这对夫妻,虽然事业上小有成绩,尚可负担在曼哈顿的生活,但两人毕竟是艺术家,这行的金钱报酬实在不高,因此仍挤在有租金管制的普通公寓,摄影特别捕捉了公寓的窄小与拥挤,虽然温馨但也带着些许窒息感。

编剧精细描绘出纽约艺术家的样貌,他们全心投入,没有出卖自己,也确实闯出名号,理应算是成功的,却处处藏着失败的感觉,或者至少已遇上瓶颈,毕竟这是个连村声杂志都已停刊的年代,他们理想中的时代与渴望,恐怕已经真的过时了。甚至,正是这股追寻理想的热情,使得他们延迟生命中其他计划,等渐渐衰弱、老去,过去拼搏的一切似乎没那么大的意义,只能望着前方的空洞感。或许这正是 与雷切尔如此积极生子的原因之一:若是成功了,他们接下来二十年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忙碌,但如果失败了,他们还不知道要以何种姿态面对那样的生活。

为了能有孩子,夫妻生活弄得一团糟,感情磨尽,钱财散尽。求子路带给她们在工作以外的另一种失败感:生子给其他人做来,似乎都很自然,毕竟繁殖是生物本能、是人类能繁衍的基本理由,偏偏这两位就是怎么努力也没有用。他们的爱与对生活的热情都快被榨干了,无神的双眼、雷切尔肚皮上的无数针孔、在纯白的医疗室里自觉像牲畜一般的无奈感,温馨与亲密在这些冷冰冰的医疗程序中早已荡然无存。如他们好友兼姻亲辛西娅所言,他们根本求子成瘾,一下做这个检验、一下打那个针、一下进行另一种疗程、一下借钱,宛如没头苍蝇般忙碌,甚至有好几项特征跟毒虫没两样。

《 》的英文片名很讽刺,私生活,原本是私人的,但由于不孕,这些个人信息都得被迫公开给许多不认识的人,因为其他男女私底下做一做就会出现的孩子, 与雷切尔却需要倚靠很多人帮助,医生与亲友都很清楚他们目前的进度与生理状况。

就是这些经历与挫折带来的影响,使夫妻俩在万圣节遇到邻居孩子来要糖,竟宁可假装不在家,任凭门铃响着、孩子喊着,在黑暗静默中,夫妻的脸满是羞愧与难受,观众马上能读懂其中的复杂情绪——他们遗憾自己没有小孩子、没能帮自己孩子打扮,也羞愧于自己没有心情让别人家的孩子开心过节。

与雷切尔的情绪都已被逼到极限,彼此关系早就埋着怪物大战的种子,就看何时发作:是你卵的问题,是你精子的问题,是你太晚愿意生小孩的问题在这儿,《 》触碰到女性面对的残酷现实。雷切尔在情绪低落时说,她被女权主义的"你可以拥有一切"给骗了,女人根本没办法要事业又要婚姻又要孩子。在雷切尔精力最旺盛的岁月,她选择冲刺事业,想说孩子以后要生就有,但真等到接近四十岁,却生不出来了。无关意识形态与主义的争辩,雷切尔遭遇到的就是大多数女性面临的情况,要兼顾事业、寻找好伴侣、拥有孩子,实在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雷切尔的新书封面,被编辑安排成白帽女孩站在清新花园里,让雷切尔对这些女性的东西瞬时爆炸,她抱怨,男性作者的书才不会被包装成像杯子蛋糕一样。这抱怨背后潜藏的是她身为女性被迫接受的框架,女性独有的生理时钟让她感到受限制与受惩罚,事业、婚姻、家庭,在同一个女人身上好像无法兼容。

既然遇不到完美情境,只能不断地让生活替雷切尔练习妥协。原本绝不能接受B方案的,在现实压力下接受了;原本绝不接受自己变成什么样子的,在无奈之余接受了;原本没法重新经历一次的,在别无他法的状况下还是试了。这对夫妻对希望的执着,让观众看着既心痛地想跟他们说放下吧,却也忍不住感动地想替他们加油,因为能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一起走到今天,架吵完后继续共同面对,需要太强大的意志力与忍耐力,既然这么难的关都曾挨过,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认定他们不能继续奋战呢。

《 》的内容严肃,但调性稍偏喜剧利用人生的荒谬与角色面临的处境找出喜感。例如开头,一男一女在床上,女生下半身只穿着内裤,侧躺着,男生即将要把内裤往下拉,这怎么看都是偏浪漫甚至色情的情境,结果却是中年男子要为同样中年的妻子打针,三十六小时后要去医院取卵;或者是男人独自一人在诊所的小房间里,裤子脱掉坐在垫着薄蜡纸的椅子上看爱片采集精子,那种干净、荒谬、失去人性的怪异感觉,古怪又引人发噱;又或者,孩子这件事完全占据这对夫妻的所有沟通与对话,几乎使整件事像个荒谬的苦差事,而不是什么温馨三人家庭的前奏曲,局中人坐困愁城,站在旁观角度看倒是有奇异的荒谬喜感。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