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建国后首部彩色电影,它的拍摄都经历了哪些曲折过程?
05-01
浏览量:765
卓别林,当之无愧的黑白电影之王!无论是他出演的《城市之光》、《大独裁者》亦或者是《摩登年代》他,都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随着电影制作水平的提升,黑白电影的时代最终落幕,取而代之的则是彩色电影。但是进入“彩色时代”后,卓别林也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只不过当他看到我们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时,竟然泪流满面!
这是怎么回事呢?
周总理与卓别林这要从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周总理带来的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说起。在会议结束后,周总理风趣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本次大会中国能够取得成功,多亏了‘两台’!一是茅台,二是《 》!”
没有错,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便是所有国人都耳熟能详的《 》。而在这里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这部电影经历了怎样的困难,才能成功地破茧成蝶!
上世纪30年代初,国外就制作出了彩色有声电影。但是过了20多年,我们依然没有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彩色电影问世。由此来看,在彩色电影的拍摄技术上,我们比世界领先的国家落后了至少20年的水平。
这对于国内的电影工作者来说,是无比心痛的。尤其是1948年发生的那件事情,更加坚定了国人自主拍摄彩色电影的决心!
1948年,由梅兰芳先生主演的第1部彩色电影《生死恨》在上海开机。接下来的拍摄过程无比顺利,演员们的表现更是无可挑剔,毕竟梅兰芳大师的水平摆在那里。
前期的工作完成情况堪称完美,但是在洗胶片这个环节上却卡住了。当时国内根本没有这项技术,于是之能把胶片交给美国人去洗。让人没想到的是,即便我们付出了非常高昂的费用,美国人依然给“洗坏”了。
美国人为什么会把胶片洗坏?
这个问题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了,既然我们没有这个技术,只能依托于他人。别人想给洗就给洗,不想给洗,谁也没有办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因为美国人的“操作失误”,电影《生死恨》的色彩做得很差,这让梅兰芳等人深感无奈与失望。
彩色电影箭在弦上,不拍不行!随着第1部彩色电影《生死恨》的“失败”,新中国成立后,拍摄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彩色电影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程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既可以向世界证明新中国的电影制作能力,也可以向世界展示新中国的文化!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召开,因为我们与美国在朝鲜战场上大打出手,所以在这样的国际大会中我们遭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排斥,局面对我们来说非常不利。除此之外,能否在本次大会上打开局面,对于新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
但是如何打开局面呢?仅仅依靠国酒茅台吗?很明显,这是远远不够的。
当日内瓦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总理亮出了他本次大会的“杀手锏”!
这一天,日内瓦会议的所有与会代表,都看到了一份来自中国代表团的请帖。请帖上用各种语言写着:
邀请大家欣赏一部来自中国的彩色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此时距离拍摄出第1部彩色电影已经过去了20多年的时间,很多与会代表都是观看过彩色电影的。但他们并不相信,凭新中国的技术能够制作出彩色电影。
于是很多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观看了中国代表团带来的这部电影,随后他们便被《 》的凄美爱情故事所打动,也被电影的拍摄技术所折服,他们也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到了我们的文化内涵。
一部简简单单的电影,成为了日内瓦会议上外国代表了解新中国的“端口”。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彩色电影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究竟有多么重要!
《梁祝》剧照为什么要选《 》《 》这部文学作品,最早产生于明朝的《同窗记》。因为是一部民间小说,所以内容上就没有那么的文雅。新中国成立后,对传统文学并没有全部抛弃,而是取其精华抛弃糟粕。
这个时候 泰斗袁雪芬站了出来,为了振兴 ,袁雪芬对最初版的《梁祝哀史》进行了全新的改变,去掉了那些低俗不堪的内容,打造出了女扮男装机灵乖巧的祝英台以及憨憨可爱的梁山伯的人物形象,作品名字也更改为《梁祝》。
随后袁雪芬又找来另外一位 泰斗范瑞娟。二人一个扮演祝英台,一个扮演梁山伯,将新 《梁祝》重新搬上了舞台。
新版的《梁祝》在演出时,几乎每一场都是爆满的,而且演出效果空前热烈,最终《梁祝》来到了北京的舞台。连毛主席看后都赞不绝口,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要是能把它拍成电影,让更多的人看到,就更好了!”
有了他的指示,再加上本就有将《梁祝》拍成电影的打算。袁雪芬等人回到上海后立刻行动起来,就在众人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袁雪芬他们忽然接到了来自北京的通知:
毛主席要求,将 《梁祝》拍成彩色电影!
这个拍摄任务,后来交给了当时的国内最有名的导演桑狐(原名李培林)。现如今国内的电影导演数不胜数,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名气比较大的有张艺谋、冯小刚等导演。
桑狐导演但是在当时,桑狐就是国内最好的黑白电影导演。如果桑狐和袁雪芬他们真能完成毛主席的要求的话,他们都将成为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开创者,这绝对是每个电影人都梦寐以求的!
但是当大家接到毛主席的指示时,大家的心里却是没有任何信心的。国内一部成功的彩色电影都没有,他们能完成拍摄吗?他们能够完成从无到有,从0到1的突破吗?
曲折的拍摄之路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老一辈的电影人并没有放弃,桑狐导演决定外出取经。既然国内没有相关的技术经验,那么就去有技术的国家学习吧
接下来桑狐导演和袁雪芬等人走访了好几个国家,可惜结局却非常糟糕,有些国家说:
中国还想拍彩色电影?做梦去吧!
与其花费巨资拍摄彩色电影,不如去做个梦。起码梦里的世界光怪陆离,是彩色的!
而有些国家直接让桑狐一行人吃了闭门羹。
学习受阻,并没有击溃桑狐等人。就如同我们国家造原子弹那样,没有计算机,那就用算盘打!无论是彩色电影还是原子弹,对于新中国来说都是从无到有的。
剧照遇山开山遇水搭桥,有困难解决困难便是!虽然桑狐等人信心满满,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将他们的信心击溃了。
对于桑狐和袁雪芬来说,剧本已经有了,演员也毫无问题,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人才,资金更不用说。
虽然彩色电影的拍摄成本比黑白电影高很多,有的时候甚至要高到将近10倍。但是有毛主席的支持,资金迅速到位。“剧本”、“演员”、“资金”,三大要素已经具备,唯独缺技术!
尽管桑狐在国内已经非常出名,但他也没有拍摄过彩色电影。无论是布景还是灯光或者其它方面,他都没有经验,没有经验那就摸索经验!
紧接着电影开机,拍摄的第1个场景便是著名桥段“十八相送”。为了保证电影能够“一镜到底”,由袁雪芬与范瑞娟分别饰演 ,开拍前两个人又进行了很多次的彩排,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后电影才正式开拍。
拍摄过程无比顺利,二人真正做到了“一镜到底”。看着摄影机里的彩色镜头,所有人都兴奋地欢呼起来。青山绿水,有红有绿,这不就是彩色电影嘛!原来彩色电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拍。
第1场拍完,众人信心暴增,紧接着桑狐导演就开始安排第2场拍摄。然而第2天,当大家赶到片场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令人无比绝望的问题:
昨天拍好的胶片有红有绿,但仅仅过了一夜的时间就变成了“火烧云”,一片灰褐色!
图片来自网络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为了找出问题,桑狐导演只好下令:
不惜一切代价,一次一次的拍,一次一次的试!
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场景演员们可能就要拍上几十次,浪费的胶片更是无法想象。但即便这样,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在如此高强度的拍摄下,无论是演员还是剧组工作人员都被彻底地击溃了。
桑狐导演也不例外,他甚至考虑过一个问题:
实在不行,就写信告知领导,真的拍不了彩色电影,还是拍黑白的吧!
永不放弃的精神就在所有人准备放弃的时候,袁雪芬站了出来。作为一代 表演大师,她对于艺术,追求的是精益求精,而且她也渴盼着自己能够开创中国电影的新时代。随后,袁雪芬找到一位好友求助,就是当时担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夏衍。
夏衍赶到片场,当他从摄影机里看到那精美的彩色画面后,当即表态说:
“拍!继续拍!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
随后,国内各大电影制片厂的专家们纷纷赶往上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专家们的一番研究后,找出了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首先,洗胶片的药水不行。剧组所使用的药水,洗洗黑白电影的胶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用来洗彩色电影的胶片,却不够好。
其次,摄影棚里的灯光不行。尽管当时桑狐使用的是两台,从苏联购买的阿克炭精灯,但是亮度依然达不到彩色电影的需求。
图片来自网络药水的问题,在工作人员的反复调试下,很快就解决了。那么亮度的问题该怎么办呢?阿克炭精灯继续从苏联购买的话,其中又存在很多问题,这可怎么办?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上海市市长陈毅亲自出面帮他们解决了灯光问题。此时正在抗美援朝,为了避免外国飞机进入上海,上海市依然安装着大量的军用射灯。在陈毅市长的帮助下,军队的射灯被搬进了摄影棚。
白天的时候,剧组就用这些射灯加上原有的灯光进行拍摄。晚上的时候,战士们再把射灯搬回基地,进行夜间防空照明。
好家伙!连军用射灯都搬来了,要是再完不成彩色电影的拍摄实在是愧对祖国。随着各种技术问题被解决,电影拍摄也慢慢步入正轨。
但是对于所有的演员以及工作人员来说,他们都没有想到一件事情:
本次彩色电影的拍摄,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将是一段地狱般的旅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此时已是盛夏,室外温度已经接近40度,而室内又是阿克炭精灯又是军用射灯,那温度就跟烤炉一样。演员们换好衣服,不用几分钟就会汗流浃背,而且一些人甚至对于强烈的军用射灯产生了应激性反应,很多演员的眼睛都明显肿了起来。有些人也因为温度过高,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
但即便如此,演员们依然坚持每天10个小时的拍摄!
剧照这个过程有多么煎熬,多么痛苦,我们很难用文字来表述。但是没有人放弃,大家就这样坚持到了电影杀青。
1953年年底,桑狐导演把所有人喊到一起,大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历时11个月的拍摄,彩色电影《 》终于杀青。
当这部电影被周总理带到国际舞台上时,立刻大放异彩。就连电影大师卓别林看后也是热泪盈眶,钦佩不已。
时至今日,这部电影问世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历史了。当年参与这部电影拍摄的老一辈电影人,有些也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他们为了新中国电影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却不应该被人所遗忘。尤其是现在的一些相关行业从业者,更应该好好地学习,将先辈们的精神继承下来。